传闻中的“普京智囊”与“俄罗斯国师”亚历山大·杜金,公开表达了他的一个大胆预言:俄乌战争即将落下帷幕,但随之而来的下一个冲突地点并非台海,也不是南海,更不会是在中国境内。此时舞台焦点再次回到了俄罗斯,因此,俄罗斯应做好充分准备,以应对即将发生的危机。他所预测的下一场战争,将在北冰洋展开。
杜金不是个随随便便的人物,三年前他就曾明确指出俄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,并且毫不含糊地表示这将是一场消耗战。尽管在那个时期,普京对国势信心满满,对杜金的建议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。这一次,杜金预言新一轮战火将在北极燃起,自然也不是凭空猜测。
首先,北极地区的经济价值可谓无与伦比。这片冰封的土地蕴藏着全球约13%的未开发石油储备和30%的天然气资源,此外还有价值约达到1.2万亿美元的稀土矿藏。随着气候变化加剧,冰帽以每十年13%的速度消融,北极航道正迅速变成连接亚洲、欧洲和美洲的“新苏伊士运河”,预计到2050年将承担全球海运量的25%。
在军事方面,俄罗斯在北极圈内部建立了庞大的3000公里防空网络,并让“北风之神”级核潜艇潜伏在冰层之下,其攻击范围能够在20分钟内覆盖华盛顿。美国同样从这一地区出发,只需20分钟便可达到俄罗斯本土。美国国防部在2024年新发布的北极战略直言不讳,要“消除战略盲点”,并成立了专门的北极航空司令部,还与北欧五国联合组建了“破冰船联盟”。
展开剩余62%目前,双方在北极地区各自部署了约200枚战略导弹,表面维持着“恐怖平衡”,但却未能避免破冰船相撞、卫星失效等“灰色冲突”的频繁发生。
双方都在加紧对北极的军事部署,不仅设置了S-400防空系统和“北极三叶草”基地,还组建了40艘破冰船的舰队,其中的核动力破冰船可以在长达4米的冰层中开辟航道。同时,美国则在格陵兰岛不停升级其太空基地,并计划部署250架先进战机。双方对峙的局势似乎让人回到了乌克兰内战爆发时的紧张氛围,直接的军事冲突随时可能酝酿而生。
更关键的是,可能引发冲突的导火索早已具备,且不止一个。其中,首先是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,因1920年的条约规定为“非军事化”区域,但北约则以集体防御条款为由,声称可以在此驻军,这一法律漏洞随时会导致正面冲突的爆发。
第二个则是与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原住民自治相关的诉求,这一问题被美国用作干预北极事务的借口,F-35战斗机中队已经部署在阿拉斯加,伺机而动。
第三个导火索则是丹麦的格陵兰岛独立运动,美国正好借此机会大力介入北极事务。
经济利益、军事利益齐备,导火索的条件也已成型,可以说,杜金的预言绝非毫无根据。他将北极称作“终极战场”,而美国国防部则视其为“北方后院”,虽然称谓不同,但目的却是一致的。有理由相信,在俄乌战争结束不久后,或许不到两年的时间,美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将可能爆发新一轮的大规模军事冲突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